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更加的近义词(gèng jiā)
登陆的近义词(dēng lù)
兴修的近义词(xīng xiū)
全球的近义词(quán qiú)
补助的近义词(bǔ zhù)
现在的近义词(xiàn zài)
手书的近义词(shǒu shū)
人山人海的近义词(rén shān rén hǎi)
优越的近义词(yōu yuè)
安排的近义词(ān pái)
骈体文的近义词(pián tǐ wén)
红军的近义词(hóng jūn)
光明的近义词(guāng míng)
纪念的近义词(jì niàn)
补药的近义词(bǔ yào)
明显的近义词(míng xiǎn)
劝说的近义词(quàn shuō)
安心的近义词(ān xīn)
优雅的近义词(yōu yǎ)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吃力的近义词(chī lì)
组合的近义词(zǔ hé)
本地的近义词(běn dì)
天地的近义词(tiān dì)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