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实亡
词语解释
名存实亡[ míng cún shí wáng ]
⒈ 名义上或形式上存在,但实际上已不存在。
例有一方不守信用,协议就将名存实亡。
英nominal; cease to exist except in name; exist in name only;
引证解释
⒈ 名义尚存在,实际已消亡。
引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 孔子 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於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周东迁失计》:“夏 商 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无以过 周,而后王之败亦不减 幽 厉,然至于 桀 紂 而后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 东周 之名存而实亡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 闽 中战艘尚有名水车者,然名存实亡矣。”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东北 已经沦陷四年多; 华北 也早就名存实亡。”
国语辞典
名存实亡[ míng cún shí wáng ]
⒈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
引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
《宋史·卷三〇四·梁鼎传》:「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交,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
近有名无实
最近近义词查询: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神奇的近义词(shén qí)
年迈的近义词(nián mài)
优美的近义词(yōu měi)
挑战的近义词(tiǎo zhàn)
单据的近义词(dān jù)
全球的近义词(quán qiú)
乌黑的近义词(wū hēi)
张开的近义词(zhāng kāi)
快乐的近义词(kuài lè)
除外的近义词(chú wài)
继续的近义词(jì xù)
逼近的近义词(bī jìn)
害怕的近义词(hài pà)
合力的近义词(hé lì)
垄断的近义词(lǒng duàn)
土人的近义词(tǔ rén)
人民的近义词(rén mín)
毫不的近义词(háo bù)
遗失的近义词(yí shī)
超级的近义词(chāo jí)
中途的近义词(zhōng tú)
流动的近义词(liú dòng)
机缘的近义词(jī yuán)
自出机杼的近义词(zì chū jī zh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