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恨
词语解释
赍恨[ jī hèn ]
⒈ 抱恨。
例赍恨而终。
英have a gnawing regre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賷恨”。抱憾。
引宋 陈亮 《祭孙冲季文》:“今余不幸而言中,使子賫恨而入地,重慈亲之忧,有幼子之累。”
《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正欲遣人迎取,不道此女已賷恨而亡。”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小人罪固当死,但以不能改过迁善,賷恨泉下耳。”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卒之疾病颠连,賫恨以没。”
⒉ 抱恨。
引《后汉书·冯衍传上》“由是为诸王所聘请” 李贤 注引 汉 冯衍 《与阴就书》:“衍 年老被病,恐一旦无禄,命先犬马,怀抱不报,齎恨入冥。”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有孤前言,齎恨无已。”
唐 司空图 《绝麟集述》:“冒没已多,幸无大愧,固非齎恨而有作也。”
国语辞典
赍恨[ jī hèn ]
⒈ 怀恨、抱恨。
引《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句下唐·章怀太子·注:「衍年老被病,恐一旦无禄,命先犬马,怀抱不报,赍恨入冥。」
近含恨
最近近义词查询:
果真的近义词(guǒ zhēn)
卫士的近义词(wèi shì)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技能的近义词(jì néng)
聘用的近义词(pìn yòng)
不时的近义词(bù shí)
至亲的近义词(zhì qīn)
孤立的近义词(gū lì)
补救的近义词(bǔ jiù)
败兴的近义词(bài xìng)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极目的近义词(jí mù)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方式的近义词(fāng shì)
再现的近义词(zài xiàn)
口角的近义词(kǒu jiǎo)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干枯的近义词(gān kū)
怎么的近义词(zěn me)
随机应变的近义词(suí jī yìng biàn)
宣布的近义词(xuān bù)
夸奖的近义词(kuā jiǎng)
安身的近义词(ān shēn)
国度的近义词(guó dù)
教唆的近义词(jiào suō)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