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

词语解释
侯伯[ hòu bó ]
⒈ 侯爵与伯爵。
⒉ 泛指诸侯。
⒊ 诸侯之长。
引证解释
⒈ 侯爵与伯爵。
引《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
⒉ 泛指诸侯。
引汉 班固 《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 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
《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
⒊ 诸侯之长。
引《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
《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 姜 ’、氏曰‘ 有吕 ’。”
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又命 晋文,登为侯伯。”
国语辞典
侯伯[ hóu bó ]
⒈ 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
引《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
《文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
⒉ 诸侯国领袖。
引《书经·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唐·孔颖达·正义:「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
《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分字解释
※ "侯伯"的意思解释、侯伯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朱元璋大怒,无论是真是假,一古脑儿当作实事,遂将他们一并正法,不仅族诛蓝玉,而且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近两万人。
2.中国古代的起源在中原地区,而楚国最初只是偏远的不毛之地,周朝的时候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级,楚的国君只是子爵。
3.有一次到乡邑巡视,见到一棵郁郁苍苍,覆地一亩的棠梨树,欣喜异常,就在树下处理政事、狱事,上至侯伯,下至黎庶都各得其所,无不称宜。
相关词语
- fāng bó方伯
 - xià hóu夏侯
 - jiǎ jié hóu假节侯
 - fù píng hóu富平侯
 - wàn lǐ hòu万里侯
 - fù mín hóu富民侯
 - yú píng bó俞平伯
 - wéi mìng hòu违命侯
 - bó lǐ伯理
 - bó yán伯颜
 - bó jiē伯喈
 - cháng bó常伯
 - kǎn hóu qī坎侯漆
 - bó tōng qiáo伯通桥
 - mìng zhū hóu命诸侯
 - hé bó河伯
 - hóu qí侯圻
 - bó yǒu伯有
 - shū bó叔伯
 - bā xī hòu巴西侯
 - jūn hóu君侯
 - nèi huáng hòu内黄侯
 - dìng yuǎn hóu定远侯
 - jùn hóu郡侯
 - hóu shì侯氏
 - dà zōng bó大宗伯
 - bó yí伯夷
 - shǐ hòu史侯
 - lǐ bó yuán李伯元
 - shè fèi hòu赦肺侯
 - jiǔ bó九伯
 - wú tài bó吴太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