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风止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出处隋 王通《中说 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例子幽平而后,有如宣王者出,则礼乐征伐不自诸侯,而《雅》《颂》未可知也。奈何推波助澜,纵风止燎乎!宋 欧阳修《王国风解》
基础信息
拼音zòng fēng zhǐ liáo
注音ㄗㄨㄥˋ ㄈㄥ ㄓˇ ㄌ一ㄠˊ
繁体縱風止燎
感情纵风止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抱薪救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纵风止燎的意思解释、纵风止燎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 风驰电掣 |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 角巾素服 |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