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求无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出处《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例子洋人本性贪劣,诛求无度,这点你心里要清楚。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野焚》第五章三
基础信息
拼音zhū qiú wú dù
注音ㄓㄨ ㄑ一ㄡˊ ㄨˊ ㄉㄨˋ
繁体誅裘無度
感情诛求无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贪心不足。
近义词诛求不已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积不相能(意思解释)
- 响答影随(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的意思解释、诛求无度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