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锥之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例子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汉高帝尝创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zhuī zhī dì
注音ㄓˋ ㄓㄨㄟ ㄓ ㄉ一ˋ
繁体置錐之地
感情置锥之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近义词立锥之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为民请命(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置锥之地的意思解释、置锥之地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忧喜交集 |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