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死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例子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g jié sǐ yì
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ㄙˇ 一ˋ
繁体仗節死義
感情仗节死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枉尺直寻(意思解释)
- 一丝不苟(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仗节死义的意思解释、仗节死义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