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槁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心若死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起来。”
例子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rú gǎo mù
注音ㄒ一ㄣ ㄖㄨˊ ㄍㄠˇ ㄇㄨˋ
繁体心如槀木
感情心如槁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心若死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齐头并进(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心如槁木的意思解释、心如槁木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