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应外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我等不若密通无知,内应外合,事可必济。”
基础信息
拼音nèi yīng wài hé
注音ㄋㄟˋ 一ㄥ ㄨㄞˋ ㄏㄜˊ
繁体内應外合
感情内应外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相互配合。
近义词里应外合
反义词孤立无援
英语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内应外合的意思解释、内应外合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祸乱滔天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