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受长缨的成语故事


愿受长缨

拼音yuàn shòu cháng yīng

基本解释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为国家效力。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暂未找到成语愿受长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愿受长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强取豪夺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光前启后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