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基本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暂未找到成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石枯松老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默不做声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争先恐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三长两短 |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祸国误民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
光前启后 |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