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成语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拼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基本解释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暂未找到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挺身而出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颐指气使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