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玉窃钩的成语故事


盗玉窃钩

拼音dào yù qiè gōu

基本解释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暂未找到成语盗玉窃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盗玉窃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地地道道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夸大其词 《宋史 王祖道传》:“蔡京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夸大其辞。”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