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攒蹄的成语故事


四马攒蹄

拼音sì mǎ cuán tí

基本解释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


暂未找到成语四马攒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四马攒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物美价廉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半路出家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土木形骸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