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冤擿伏的成语故事


理冤擿伏

拼音lǐ yuān tī fú

基本解释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出处明·徐渭《女状元》第四出:“这三起事都问得绝妙,理冤擿伏么可也如神。”


暂未找到成语理冤擿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理冤擿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衣锦褧衣 《诗 卫风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 郑风 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天经地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一路风尘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迩安远至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长命富贵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