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缰之马的成语故事


脱缰之马

拼音tuō jiāng zhī mǎ

基本解释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出处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暂未找到成语脱缰之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脱缰之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