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经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基础信息
拼音bó tōng jīng jí
注音ㄅㄛˊ ㄊㄨㄥ ㄐ一ㄥ ㄐ一ˊ
繁体博通經籍
感情博通经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学识。
近义词博古通今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殊途同归(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不正之风(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留恋不舍(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的意思解释、博通经籍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