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耳忘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公尔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
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
感情公耳忘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近义词公而忘私、公尔忘私
英语Public business comes before private affai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公耳忘私的意思解释、公耳忘私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zhongwen.cn)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